教授有约

妙语连珠


主持人:尊敬的彭长德教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咖啡时光·教授有约”,我是主持人徐艺齐,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同学欢迎彭长德教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与大家畅谈,度过一个美好的下午。

“咖啡时光·教授有约”活动是由学生处主办,学生发展中心承办,定位于教授与青年学子分享成长历程、共话青春梦想的创新性校园文化品牌。我们旨在通过各领域颇具声望、有影响力的名师与同学面对面交流,在咖啡品味中畅谈理想,让青年学子近距离感觉学者精神风范和人格魅力,聆听长者治学经验与人生智慧,当面请教自己的学业和人生困惑,实现文化引领。本期“咖啡时光·教授有约”是第89期,本期的主题是“让科学与艺术点亮生活”,我们请到的嘉宾是彭长德教授。

彭长德教授,江苏徐州人,理论物理、光学、光学工程与学科教学硕士生导师,中国物理学会会员,中国公学学会会员,江苏省物理学会理事,江苏省光学学会理事,徐州彭祖纪念馆馆长。曾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7项省级奖项。持续20年以上的业余爱好有:视频广告设计与制作,旅行与摄影,中国古代艺术品鉴赏与收藏,股票分析、评论、教学与投资,彭祖文化研究。

说了这么多关于老师的介绍,那么大家是不是更想了解老师呢,下面由我们热烈的掌声欢迎老师的分享。

彭教授:非常高兴今天有这个时间,和大家一起去探讨关于“科学与艺术”的话题。我今天要谈的主题是“让科学和艺术点亮生活”。那么大家应该都知道,科学和艺术,这是人类知识宝库当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在人类的这个知识宝库当中,除了这两项以外,还有哲学,宗教等等,甚至还有所谓的神学之类的,而科学和艺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他曾经说过,“科学、艺术就像硬币的两个面”。可见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不同的地方,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在这里,我就想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我对这个内容的理解。

对于科学,我想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在座的好多同学都选择了学习科学类课程。科学,主要研究自然界事物变化发展的一些规律,它比较理性,而艺术,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它是以人能够感知到的意识,比如一些空间上的或者时间上的东西,让人感受到作者本身的一种内在的情感,它的价值观包括了一种审美情趣。

对于科学和艺术,从研究方法上来讲,我认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从观察到实践,再到思考,都有这样的三个过程。科学和艺术好像是并行前进、发展的,但是尽管如此,二者之间又是有相互渗透的。

法国文学家福楼拜说过这么一句话,“科学和艺术总是在山顶相逢”。这句话很有意思,每个人也有每个人不同的理解,我是这么理解的:人类的文化宝库当中有四大组成部分,分别是科学与艺术,哲学与宗教,恰好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一个金字塔,那么这四个方面就会在金字塔的顶端相聚。在金字塔的下面任何一个地方,它们的距离看上去都是比其他地方要远的,特别是一些精英,他们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他们离这些方面最近,了解的也就更多。

对于科学和艺术,它们的研究方法和刚才说的大致相同,它们的研究对象,也是人类永恒的两个课题,那就是自然与人。科学主要研究的是自然,而这个艺术我认为研究的主要是人。当然它中间有渗透,比如说在科学当中也有研究人的,像医学就是在研究人。同样,艺术也有很多是反映自然现象的,像风景画,自然摄影作品。总的来讲,它们各有偏重,而且这种偏重是非常明显,一个是偏重于自然,一个是偏重于个人。

从它们在学科中的分类而言,科学主要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这些也是科学最基础的几个部分。在这些科学的基础部分当中,数学和物理又是基础的基础,我们称之为支撑自然科学的两大支柱,这是科学的内容。关于艺术的分类就比较多了,它主要可分为建筑、雕塑、文学、绘画、诗歌、舞蹈,还有包括像戏剧、电影等等,它的研究范围比较广。

研究艺术的人相对来说比较感性,他们是一种典型的感性思维。这和学理科的正好相反,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理性和感性是两种人类具有的特殊的思维方式,据说它们分布在人大脑的左右两个大脑上,各一半,无论是在科学上,还是在艺术上,取得成就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创造力和追求真理。

但是不一样的是,自然科学追寻目标的方法是从普遍到特殊,而艺术是反过来的,从特殊到普遍,也就是追求真理的普遍性。关于这一点大家应该有体会,自然科学总是给出一般规律,比如说某某定理或定律,我们往往用一般的规律去解释具体的问题。而艺术则是通过展示具有特殊性的一样作品,以时间性的或空间性的或时空并存的展示方式,来引发其他人对这个作品的思考,但是思考后的结果反映出共性,比如说对于人性的思考,对于真善美的思考,对于作者本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思考,这一切都是通过个例而得到,通过这一系列的思考,人们会得到一个普遍性的规律。这就是艺术和科学的不同之处。我觉得在这一点上,科学与艺术有明显的不同。

那么今天引发我谈这么一个主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在现实生活当中接触到了很多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的是大学者,有的是艺术家,有的就是平民百姓。我觉得在当今社会,物质生活已经很丰富了,科学知识也不缺乏,因为现在可以传播知识的地方很多,但唯独缺的是艺术,特别是一个人的审美。审美缺的人太多了,而审美相当重要,缺少审美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在1957年,前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那时正处于冷战阶段,美苏正进行紧张的军备竞争。所以美国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哈佛大学带头组成一个研究团体,他们研究了十年的时间,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美国的基础教育出了问题,美国人缺少艺术教育。从此以后,美国以立法的形式要求全国开设艺术教育课程,在基础教学当中不仅要有科学教育,还要有艺术教育。他们用大量数据证明,艺术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

此外,美国人也对本科毕业后的人群进行了调查,问了许多问题,结果显示本科毕业1~5年的人认为就业最重要的是专业技能,本科毕业6~10年的人认为最重要的是专业理论,本科毕业11年~15年的人认为最重要的是人际关系,而本科毕业16~20年的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艺术。

人天生具有一些本能,首先,最基础的就是生存,当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时,其次,人就有了第二个本能,那就是对知识的需求。接着就是对于尊严需求,对于权力的需求,再往后的话就是对艺术的追求,遗憾的是很多人可能仅仅停留在满足物质需求这个阶段,就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还没有进入到关于艺术追求这个层次。

艺术对我们人来说,究竟有什么作用?首先,艺术能让人变得不物质,不现实,有一个比较好的价值观,其次,艺术能让人变得有趣而不粗俗,懂得美的真谛。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修养是一种艺术的修养?我们先了解一下关于科学,一个人要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那么科学素养应该包括哪些东西?我觉得第一个应该是要包括科学的知识,第二个就是科学的精神。第三个是科学的方法。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教学,太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关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仅仅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当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一定的熏陶,但是教育本身没有很好地承担这部分工作,我认为这一点目前做得并不好,有待提升。

那么对于艺术来讲,人的艺术修养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是审美能力的提高,审美对我们艺术欣赏是非常重要的。审美本来是大家与生俱来的,而艺术作品和人的直接感觉是相连的。美的事物实际上就是一种美的艺术形式。比如说鲜花、美食、雅乐,这些是由视觉,嗅觉或听觉构成的美的艺术形式。我们对美的敏感程度是长期在优美的坏境下慢慢熏陶出来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些人不懂什么是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审美残疾”。那什么会形成这种审美残疾呢?其实是由于他们没有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所处坏境也不利于他们形成高素质的审美。

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他无论对自然科学,还是美术,都样样精通,而且都达到了顶级的水平,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他在科学上提出了很多设想,比较有名的就是说科学研究一定要通过进行实验才能得出结论,这为后来的哥白尼、伽利略这些人用实验方法来研究自然科学作了铺垫。另外,达芬奇的一幅画叫《救世主》,在伦敦拍卖拍到了4.7亿美元,合成30亿人民币,创造了有史以来画的最高记录。他的另一幅《蒙娜丽莎》更是家喻户晓,现在仍在被科学家们研究,属于无价之宝。而他的成就与他的审美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作为一个人来讲,他的科学素养和他的艺术素养都是同等的重要。无论是科学还是艺术,其实他们都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科学,对于人类的贡献,毫无疑问十分巨大。艺术的蓬勃发展,促使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使科学发生了一次巨大的革命。

恩格斯曾经说过,“拉开自然科学序幕的人是哥白尼”,他第一个提出了日心学说。在此之前人们都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星球都是围绕着地球转,而他大胆的向传统的学术观点进行了挑战,首先提出各星球是以太阳为中心转动。

那么再往后我们就要提到科学界的四个人,第一个是伽利略,第二个是麦克斯韦。第三个是爱因斯坦,还有一个人叫玻尔。这几个人都是科学巨匠,他们都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使社会进入到了新的时代。

众所周知,有三大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因为蒸汽机的出现,而蒸汽机就是因为伽利略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理学、牛顿得出运动定律和经典力学体系、热力学发展才被成功制造出。蒸汽机的出现使当时非常落后的手工业进入了一个工业化的时代。

到了十八、十九世纪,电磁学得到了很好发展,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理论给出来了以后,人们对于“电”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这时候人们就制造出了发电机和各种用电设备,像电灯、电话等等。“电”给我们世界带来了光明,它使得当时的机械化的工业时代进入了一个电气化的时代。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大的工业革命主要功臣就是爱因斯坦和玻尔,他们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给出了我们人眼以前触及不到的宏观的世界、宇宙世界、高速世界,也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些事物。而玻尔恰恰相反,他和一大批的优秀科学家共同努力研究并提出了量子力学,这套理论使人们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入,进而能制造出来半导体材料。半导体的出现,使人们能够成功制造出各种各样的集成电路,进而形成大规模集成电路,使我们生产出计算机,进入信息化的时代,享用第三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成果。

显然,科学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人民带来了福音。

那么科学素养对于我们个人发展有什么影响?科学素养能潜移默化并深远持久地影响我们的日常行为,是作为衡量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准。

就在前不久,我的一位熟人,他本科专业是美术。而他说他现在在做微商,在做一种保健品,然后他滔滔不绝地跟我说了这个保健品的神奇之处,包治百病,甚至可以百分之百治愈癌症,他扬言医院和医生将来都会被这种保健品取代。他讲得非常认真,似乎满腔热情扑到这样一个事业中去。我觉得这太可怕了,因为他太缺乏科学素养了。

首先,很多保健品就是因为达不到国家认证标准,所以只能称为保健品,而不能称为药品。其次,现在全世界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但对于任何一个方面的推动作用都是非常微小的。很少有人能单独取得很大成就,都是一个集体努力的结果。有不良居心者到市场上推销的所谓 “神药”,居然仍有很多人买,把它们作为宝贝。为什么?因为国民科学素养普遍很差,这给了这些保健品很好的市场。我有个朋友,他是中国药科大学的。中国药科大学代表了中国制药的最高学术水平,于是我就问他,药科大学很厉害,那么到现在一共研究出多少种药了。他说他们建校以来到现在为止,持续奋斗了几代人,一个药都没有研究出来,可见,研制一种药品是多么难的事情。

在很多年以前,安利开始在徐州推广,有很多人员到这边宣传讲解,当时我有一段时间每天都在股市上做股评,有一个股民就邀请我为安利讲解,给了我很多资料,给的条件也很诱人。我当时并不了解安利,只知道它收益颇丰,后来他给我他们的录音带,我听了,发现他们把这个产品说的很好,说了很多激励人心的话。至于产品的优劣,我无法判断。

但后来我按照百分之百的利润做一个计算,发现成功概率几乎趋于零,我和他讲计算,他也无法听懂,于是我就给他做了一个比喻,在这个领域中,大家进来都想做一个老虎,这只老虎要是活着的话,它每天要吃多少只兔子?是不是要很多的,而这些兔子的生存要有自己的自然环境,兔子也要吃草。一个兔子要想生存下来,你要有多大一片草供它吃?如果只有几个平方,这个兔子肯定就饿死了。加起来就要一大片草原,那你想要养活一只老虎是不是就更难了。从这个宝塔式的结构就可以看出成功概率太低了,草和老虎数量的比例是什么呢?

他是做皮鞋的,送给我几双皮鞋,天天劝我宣传安利,但我看得很清楚,自己坚定拒绝,也劝他悬崖勒马。但他是一个非常积极者,固执地做了下去,每次我见到他,我都问他做得怎么样?他总说做得很好,一直报喜。十年以后,我和他见面,我又问他安利做的怎么样?他就坐下来,跟我聊了,说:“早知道该听你的话,我浪费了自己整整的十年。我往里面搭了几十万进去,拿了几十万进去。”我说:“你以前不说很好吗?”他说:“我那时候是爱面子,一直想让你做,现在我醒悟了。”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们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一个学生,刚上大二的时候,她提出休学,这不是一件小事情。我第一个学期就上他们的力学课程,所以我知道她成绩很好,我就问她为什么,劝说她放弃这个念头。但她态度很坚决,即使我努力了好几次,但还是失败了。几年以后,我打听她的发展情况,得知她发展得不好。她认为自己很聪明,可以通过自己论文,一年之内挣到100万,不必等到毕业后再去找一年只赚几万的的工作。然而了解到她曾经的计划后,我却认为这一切很可笑,她犯了很多低级错误,机会十分渺茫,这就是她科学素养不够的表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犯类似的错误,都在热衷于做那些成功率几乎趋于零的一些事情,我觉得这是在虚度自己的人生,甚至对他人也产生可怕的误导。

在艺术上很多人缺少艺术细胞,会怎么样?他们会对很多美丽的事物“视而不见”,实际上就是审美能力不够,艺术修养不够。台湾有个作家叫蒋勋,他专门研究美学,他举过一个例子,他有一次带老板施正荣去希腊,游览阿波罗神庙。他们一路风尘仆仆,走了好几个小时才到,结果只看到六个残缺的柱子。施正荣当时很失望,就抱怨说毫无兴趣。蒋勋就说:“企业最重要就是品牌,而这几根柱子恰恰珍贵在于它们千年的希腊品牌,他们实际上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柱子。”这体现的就是审美。

当我们喝茶的时候,一定要用自己喜欢的杯子。这是由审美决定。当你觉得一切无所谓的时候,一定是你审美水平不够。实际上审美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可能就是我们出门前的一个精心的打扮,也可能就是我们房间里插的一束鲜花等等。衡量艺术的标准不是固定的,都是凭感觉,这也是比较难的。因此艺术素养的培养很重要,一个有素养的人,他在很多方面都是要求很高的。很多精英人士在科学或艺术没有什么成就,但他们却在两方面上都有很高的素养,他们做事的态度也不一样。

我举个例子,我认识一位大学者,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吃饭,剩的多了,就打包带走。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他先拿一个塑料袋撑开一放,然后拿了订在一起又宽又长的稿纸放在塑料袋的最下方,又拿一个塑料一放,又套在中间,那就形成了两个塑料袋,加了一个硬板。拿菜的时候,就左一个右一个地放,摆的时候还会调头,一提起来还形成一个平板,他的动作无论从科学角度,还是艺术角度都很美,而且这一切做得都是那么的自然,也没有耽误多长时间。可见,在他的生活当中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美”已经渗透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融到了他的血液之中。一旦到了这一步,你就会发现你对方方面面的要求都会高,所以审美这个东西是长期慢慢养成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彭长德教授耐心细心的讲解。其实今天想参加我们“咖啡时光•教授有约”的有很多同学,由于场地和时间的限制,我们只选取了各个学院 的代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留给在场的同学们,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举手以向老师提问。

同学:老师,您好。我是来自教育科学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我想问下,当代大学生如何让艺术和科学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彭教授:这位同学提的问题很好,很具有代表性,这是我们广大学子的心声。我们平凡的人都是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希望自己能生活得好。这是我们个人与生俱来的需求。那么我认为生活得好既需要科学素质,又需要艺术修养,二者缺一不可。为什么?正如我之前所说,既然是自身需要,就需要我们自己去了解培养。

在当代中国,我们已经被动的学习了二者之一,理科生偏向于科学方面,而文科生偏向于艺术方面,但这仍然是远远不够的。例如,你喜欢雕塑,但你一定就喜欢同为艺术领域的音乐吗?而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培养,科学也是如此,领域众多,我们要学习的远远不够。现在人才培养的计划,不是从个体发展考虑的,而是从国家发展需求考虑的,国家需要的是栋梁之才,能集中毕生精力投入某一领域,并在这个领域达到一定高度,能够为社会服务,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就是人才。但对于你自身来说,你可能就是机械的人。

大家都知道有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叫陈景润,据说陈景润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然而他却有着超一流的数学水平。倘若我们国人都能在某一个领域发展到很高的境界,社会进步会非常快的,教育是很成功的,但是对于我们个体的发展,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我们更多的人实际上是过着平民化的生活,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生存,还有生活,这就离不开科学和艺术,那么我们必须要有意识地制定自身的成长规划,完善合理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作为人,都有旺盛的求知欲,这是我们的本能,当我们对知识了解很多时,我们自然就会产生兴趣,就会更有热情和动力。我们不一定要成为伟大的人,但我们一定要成为有品味、有知识的人。

同学:老师您好,我来自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也是您的学生,然后我就想问一下,如前几年屠呦呦女士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为国家荣誉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娱乐头条却多多少少掩盖住了这类新闻,那么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来看待这类现象?

彭教授:请坐。我认为,一个人能获得这样一个世界最顶级科学荣誉,即便是顶级科学家,也是多少有些幸运的。我们国家长期培养人才,而能够获得像诺贝尔奖项的人却是非常少的,所以这是一件举国欢庆的大事,当时舆论对这件事的评价也是不错的,但是评价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反响也没有那么热烈。

我觉得,这是由多个因素所共同影响,我为大家归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诺贝尔奖获得者并不稀少,有的大学甚至培养出十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我们国家才出几个,已经落后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我们大张旗鼓地宣传,也会显得底气不足。

其次,现代年轻人面对的热点问题发生变化,理想追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偏移,与我们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发生了较大的差异。现在年轻人更多追逐于娱乐界的明星大咖,而对于屠呦呦这类把自己医生贡献给科学研究的人,却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这也是社会上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全民娱乐反映了当今时代人们过于关注物质,而忽视精神艺术。

同学:教授您好,我是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的大三学生。我想问您如何通过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彭教授:对于在教育方面提高素养这个问题上,我们已经开设了一些常规艺术课程,但实际上,这仍然不够。我们应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目前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学生多半是被动地完成任务,并没有产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给学生安排了各种艺术课程,但他们内心接纳程度却是远不够的,这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提高他们对于审美的认识程度,另一方面也要触及他们审美细胞,让他们内心深受感染,产生共鸣。

在二十年前,我曾在花园饭店参加过一场精彩的演出,从未见过的音响设施创造出震撼人心的音乐,让我第一次认识到音乐是那么的美。我曾经遇到过一些大师,对音乐的细微差异极为敏感,能根据音乐的细微差异,来判断音乐设备的好坏,这是很令人敬佩的。

现在我在家里配备了一个音质不错的音响,我每天闲暇时间都循环放歌作为背景音乐。其实大家也可以在音乐网站上寻找适合自己的音乐,营造良好的氛围,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学习。

审美有两个种类,一个是大众审美,一个是精英审美。如果你达到了精英审美,一般大众会接受不了,比如说当初毕加索的画,直到现在我们很多人还是看不懂,我觉得只有那些审美达到一定水平的人,会觉得这些作品非常美。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循环式的上升。比如说我们在美术上,很多大写意画,都是寥寥几笔,大面积的留白。一些入门的人会觉得这很简单,自己也依葫芦画瓢画了几笔,自认为也和大师作品不相上下。但其实他的画和大师的作品一定是差多了,因为大师已经到达了一种更高的层次,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层次。再比如我认识一个朋友,他家里面的人都使用相当昂贵的音响设备,我原来以为他们都十分富裕,后来了解才知道他们也就是普通家庭,甚至有的比普通家庭还要差,这几乎是他们全部的积蓄所换来的。这就是由价值观决定的,他们认为这是他们所热爱的,也是十分值得的。换作常人,一定是审美不够,还没有达到他们这样的档次。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还有问题的同学可以在结束之后和老师私下交流。非常

感谢彭长德教授细心、耐心的回答,想必大家一定都深有感悟,收获颇丰。这一期以“让科学与艺术点亮生活”主题的“咖啡时光·教授有约”活动到这里就接近尾声了。我们会努力将彭长德教授分享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努力成为一名外塑形象、内具品质的优秀当代大学生。

最后再次感谢彭长德教授的到来,也感谢大家的参与,请大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