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有约

妙语连珠

 

1.作为身处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我们需要了解关于大学的知识。识读大学,了解大学的“来世今生”,我们需要回到欧洲中世纪。

2.欧洲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诸如文艺复兴、翻译运动、教皇革命等,但史学家比较认同的观点是,大学产生的直接背景是欧洲城市的兴起和行会制度的确立。

3.中世纪大学播种了大学公共性的基因,确立了专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形成了包括学位制度在内的若干制度、仪式和文化。

4.中世纪大学自治的传统,没有也不可能被后世大学完全地继承,但它却为后世大学争取独立自主地位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本。

5.19世纪初是传统大学变革的分水岭,值得记住的大学是柏林大学,值得记住的功勋人物是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威廉•洪堡。

6.洪堡的大学理念以及德国大学模式对欧美包括中国的大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最为核心的思想及其意义在于,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职能并获得制度化的地位。

7.20世纪初美国大学在借鉴德国大学理念的同时,开创性地提出大学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其代表人物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他主张大学应作为“公共事业”的基本工具,积极服务社会、改造社会。

8.“大学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大学演进史就是大学理念的创新史,大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大学理念的与时俱进。

9.大学作为人类文明的遗产,如今早已不是远离尘世的“象牙塔”,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加油站”,从“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概言之,现代大学是人才的摇篮,科学的源头,精神的家园,文化的殿堂。

10.大学演进史昭示我们,一所大学如果思想贫乏、理念滞后,就不能成为一流大学;就一个国家而言,没有其高等教育制度兼收并蓄、不断创新,就没有真正的高等教育强国。

11.大学学术自由应该得到尊重和呵护,同时大学也不能忽视和回避社会责任。

12.学术自由不仅体现在大学教师方面,如今中国的大学还应积极构建学生学习自由的制度。

13.教师是大学的主人,大学应该尊重教师。我们的当务之急是破解“Publish or perish”(“不发表即淘汰”)的世纪难题。

14.作为大学教师,既要做“学者”,也要做“教师”。这就要求我们秉持“两种忠诚”,即“忠诚于学术,忠诚于学生”。

15.中国大学办学理念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将会提出一个新的要求,那就是 “办学生满意的大学”。因此,我们的大学要善待我们的学生,亦即未来的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