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有约

妙语连珠


主持人:尊敬的王志军教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咖啡时光教授有约”,我是主持人郑媛媛。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学生,向王志军教授致以最真挚的感谢!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可以和大家度过一个美好的下午。

“咖啡时光·教授有约”活动是由学生处主办,学生发展中心承办,定位于教授与青年学子分享成长历程、共话青春梦想的创新性校园文化品牌。该活动旨在通过各领域颇具声望有影响力的名师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在咖啡品位中畅谈理想,让青年学子近距离感受学者精神风范和人格魅力,聆听长者治学经验与人生智慧,当面请教自己的学业和人生困惑,实现文化引领。本期“咖啡时光·教授有约”是第九十六期,本期的主题是“中国音乐与文化认同”,我们请到的嘉宾是王志军教授。

王志军,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史学会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中国音乐教育协会委员会理事。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两项,参与完成了省厅级课题五项,出版著作两部,参与完成著作三部,在中国音乐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省部级科研获奖三项,省厅级科研获奖十项,多次获校先进工作者、优秀科研导师等荣誉称号。

说了这么多关于老师的介绍,那么大家是不是更想了解老师呢,下面由我们热烈的掌声欢迎老师讲话。(鼓掌)

王教授:首先感谢主持人的介绍,面对“中国音乐与文化认同”这样一个主题,大家应该不陌生,因为音乐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音乐,音乐一直伴随在大家的身边。但是否有同学知道音乐产生的原因?它和我们的生活之间还有什么联系?这就是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内容。

同学们不仅走路时听音乐,睡觉时也会听音乐。身在中国,那就谈谈我们自己的音乐。我们的音乐在原始时期或者在中国古代,它到底是不是像我们现在一样,大家可以随心听,随时去听?

首先,我有几个问题要简单阐述一下。第一个是关于音乐的起源问题。在音乐史书上,关于音乐的起源涉及四个方面,第一,音乐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需要而产生。第二,为表达情感和娱乐而产生。第三,在模仿自然的音响和鸟类的鸣叫当中产生。第四,音乐直接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实际上,关于音乐的起源远不止这四种,还有很多其他的音乐起源论,这四个是最常见的。

但在我们在谈音乐起源问题之前,我们要先考虑人类在没有产生音乐之前,应该先产生什么?有人会说是文字。但是人类要想产生文字,那就必须形成一个非常逻辑化的思维系统,而且文字大多都是象形的,或者声音方面的东西。因此你想一想,可能是文字吗?所以那究竟是什么呢?最早人与人交往的时候,通过的其实是肢体语言,因为这是最容易表达的。

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慢慢地产生了声音和语言。所以说在我们艺术门类中最早产生的是舞蹈,接着才是音乐。因为舞蹈可以说是一种肢体语言,一种优美的肢体语言。大家看一张图片(PPT),这是一个陶盆。这个陶盆上的图画小人正在干什么的呢?他们在跳舞。大家想想看,在原始社会,人们跳舞用来做什么?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跳舞是为了表达一种快乐的情绪。但是在这个陶盆中,大家可以看到显然不是为了表达一种快乐情绪,而是在进行某种仪式。

在人类产生语言的时候,先有语言、声调,进而音乐在语言声调的基础上产生。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意识到:人应该先会说话,然后才会唱歌。这个逻辑顺序大家一定要搞清楚。

在刚刚我们谈到的声音的起源过程中,还提到了“原始社会时期的音乐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因此最早的时候除了歌唱、舞蹈之外,还存在“乐”,这个“乐”处在诗歌当中。我们中文系的同学都知道诗歌是是朗诵出来的。但是在古时代,诗歌是唱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大家都知道歌舞乐是三位一体的,那么也就是说在最早期的时候,音乐的产生首先依赖于语言的音调。那么这个时期就会出现一个重要的特点,大家都知道,在我们中国,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地方方言,所以不同地方会产生不同的音高或者不同旋律的音乐和民歌。

但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首先要保证的是自己的生存问题,解决温饱问题,此时人们要想的就是:如何解决并满足,甚至有富余?所以他会觉得跟自然之间有个什么样的关系?他会希望自己能够控制自然。当天干旱时,他就想让天降雨;发洪水时,他希望水会退掉。所以我们中国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和天斗、和地斗的大无畏精神。大家可以发现,我们中国的很多神话传说当中有这样的故事,比如最典型的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等。

上次我跟我的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说:“遇到发洪水的时候,我们的大禹是以疏导为主,迎难而上,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而西方人是创造诺亚方舟,采用的是一种躲避的方式。可见面对自然困难的时候,二者的态是度完全不一样的,这也就显现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人一直都是以一种拼搏的精神,太阳多就射下来,水多就疏导下来,遇到山的阻挡,我们选择的不是搬家,而是去移除这座山。而这许许多多的民族传统的神话故事当中,都包含着一种很重要的中国民族精神——永不服输。

了解了这些以后,我们再来分析这四个最常见的音乐起源论,探究一下哪一个说法成立的可能性最大。

第一,音乐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需要而产生。人类对于大自然最初的态度是希望能控制它,但是在逐渐地和自然搏斗的过程中,他们却发现:人类是不可能控制自然的。大家想想看,当你觉得你无法战胜它的时候,你会怎么办?那就只有臣服它!而臣服它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上升为一种神灵。其中就有:拿音乐做礼品送给神。

现在还有一些原始部落,比如在亚马逊地区,他们仍然认为音乐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东西,他们认为这是他和他们的祖先进行沟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和工具。甚至于他们在制作乐器时,规定只能由男性制作,而女性不能看更不能摸。如果一摸一看,乐器就会失去它的灵性。所以他们在从事仪式活动的时候,会用一个很高的篱笆把他们围起来。女人带着孩子在外面给他们做饭,男人则在篱笆内跳上三天三夜,边唱边舞。他们觉得这是在跟他们祖先进行沟通,音乐作为一种精神的需要而产生。

第二,音乐为表达情感和娱乐而产生。原始社会中,如果人们还没解决温饱问题,他们不可能想到去娱乐。我们常说“温饱思淫欲”,所以在我们所说的四个起源中,这一个是绝对不可能的,或者说几率非常非常小,除非已经达到自给自足的程度。但是前半句话是有用的,作为表达情感的需要,这是可能存在的。

第三,音乐是在模仿自然的音响和鸟类的鸣叫当中产生。这是可能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通过鸣叫或模仿弱小的动物去吸引大型动物,从而猎杀。举个例子,假如我是受伤的小鹿,我模仿小鹿的叫声,狼就会过来,这样我就可以设圈套抓狼了。同时我可以模仿母鹿的鸣叫声,也可以把同类公鹿吸引过来。

第四,音乐起源于生产劳动。我们国家的指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非常强调劳动,所以音乐在劳动中产生,这个劳动起源说占据一个主体地位,但这个过于笼统。

其实,音乐和我们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是第一种说法,所以,我认为音乐作为精神需要而存在,这种音乐起源成立的可能性最大。

那么这个里面就谈到了音乐的“乐”的问题。首先“乐”是什么?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当中,“乐”到底是怎么样去理解的? 我们经常说的“音乐”这个词原来是没有的,它其实是一个外来词,在2000多年前的文献当中,其实是有“音乐”这个词,但是这个词是完全分开的,音是音,乐是乐。在中国传统音乐当中,乐包含着两层含义:一个是指“乐音”,是相对于噪音而言的,有一定音调和谐的关系。另一个是乐集当中提到的“声成文,谓之音”。什么意思?它指的是:“声”和“音”是完全不一样的,声是声,音是音。比方说,“啪啪啪”(教授拍着手),古人认为这是声。但是“啪啪咚,啪啪咚,啪咚”(教授有节律地拍着手),它有一种系统性、一种逻辑性,这个时候我们就把它称之为音!(鼓掌)

我们学中文的同学都知道,汉字和语言文字之间是不一样是,你认识汉字,不代表你能够把文章、汉文语言或者由汉字构成的一句话读懂。汉语文字有它的逻辑关系,音乐也一样,声音是声音,声是声,音是音。这是一个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

在古代理论中,单用音一般不指“乐音”,而指音乐。又出现一个词“乐音”,其中的“乐”是什么意思?在古代,乐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综合型构造。那么,中国古代的“音、乐、声”,它们每一个词的概念都不一样,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首先是声,然后是音,再而到乐。

这几幅图片是我们国家自己考古发现的,(PPT)来看一下。上面是出现最早的“古笛”,它是由鸟类动物的骨头做的,从它的制作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它是一个旧石器时代的产品。再看旁边这个,就已经接近于新石器时代的作品了,因为它表面更光滑。最后一个是古青铜做的,已经到了商代,非常的精致。你们再看看这些文物,不仅形态好,它的声学原理都做得很棒,做得更复杂了。

我们再来看一看这里面的几幅图,这个是“铜鼓”,那个是“磬”。“磬”也是中国一个最古老的乐器,它是石头做的,那么大家看一看这几件“磬”,你们可以发现上面这两块是通过石头打磨而成的,因为它的这种打制的痕迹特别明显。但是这两个比较起来,哪一个更晚一点或者说更接近于我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孔一样不一样?右边比起左边,第一,孔更圆;第二,表面更光滑;第三,上面还刻着一种虎纹魂,这就代表着右边的磬已经是新世纪的作品了。

所以你会发现音乐的发展其实和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这些乐器形状、形态来看,它们当时真的是用来娱乐的吗?和现在我们听歌一样吗?答案是否定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音乐不用来娱乐,而是用于祭祀和礼仪活动。

那么我给大家讲一讲图上这个笛子(切换画面),它叫做贾湖骨笛。原先最早出了十八支,现在已经出土了接近三十五支。这个笛子是目前在中国音乐中发现的最早的乐器,距今约八千七百五十年。大家看一看,这个笛子出现了八个孔,而且孔非常的圆,骨头的切口也非常整齐,可以说制作非常精良,而且出现了七个孔,外加一个“特殊孔”,相当于八个孔。这说明那时候的音阶至少是七声音阶。那可是在差不多九千年前啊!那时候连夏商周都还不是,而那个时候的人类就已经开始拥有这样精致的笛子。而且经过测试,这个笛子是完全具有标准音高的,完全可以吹出我们现在的民歌。

从历次考古发现来看,笛子摆放的位置基本都在墓葬主人的左手边,这说明什么问题?如果乐器摆放的位置都相对统一的话,它就有一定的含义。如果只是一次,可能是因为墓主人的喜好,但是接连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有可能是一种祭祀或者是有一种象征意义。

再看这幅图,这是明代朱载堉发明的十二平均律,用于计算音准,现在的钢琴使用的律制就是十二平均律。就是把一个八度平均等分成十二等份,那么每一个等份就是半音。我们中国律制的发明比西方早了将近三四百年,但是我们并没有把这种律制运用到乐器的制造上。

我们中国人一直运用于制造乐器的律制,叫“三分损益律”。“损”是减少,“益”是增加。比方说:一个弦长,我把它均等地分成三等份,那么去掉1/3是一个高,在原来这个基础上又增加1/3,又是一个高。在这个基础上,再不断地这样地分下去,这样产生了五个音高——哆、来、咪、发、唆。这就是构成了我们中国最早的五声音阶。那么它这个里面采用的一个最基本的律制是“三分损益律”,实是也把它称之为“五度相生律”,它指的是每五度生一个音,第一个音是“哆”,第二个音就是增加1/3变成“来”。这样不停地循环下去就形成了“五度相生律”。这说明了我们中国的音乐早在九千年前就发展得很完善了。

大家想一想,制造这样一支笛子,在当时的工艺和生产力情况下,是非常难的!大家想想会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拥有?可能是首领,也可能是主管祭祀的“巫师”。

乐器,在我们现在人眼中是一件乐器,那么在当时的生活当中它是乐器吗?不,它是一件能发出声音的神器。它能够吹出来的音,一般人都听不懂,这个声音,你们老百姓听不懂,你们普通人听不懂;只有我能懂,我能使用它,我这是在和神说话!这也说明了早期的音乐是用于祭祀仪式,而且很神秘。

古时期的代表还有——“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编钟,这就已经到了周代。曾侯乙墓出土的这套编钟十分庞大,一共六十五枚,按照现在的音阶来算的话,相当于钢琴上的五个半八度。钢琴是八十八个键,一个八度算七个音的话,总共有三十五个音。如果按十二平均律算,就相当于六十个音。所以在当时,这套编钟真的是了不得的作品。

这个地方的这个小诸侯国的王去世以后,他就给自己的墓葬当中安排了这样一套乐器,一套乐器总共一百二十四件,其中编钟中只按一件来算。那么从这个上面这个图可以看出,它的排列也是由大到小,非常的有规律,说明它已经有了完整的音阶。我们现在仍然还在使用编钟,但它们全是复原而来的。在夏商周这样的青铜社会中,什么人才能用这样一套乐器?可见墓葬主人社会地位非常高。

普通老百姓能用吗?显然不能。第一,他不能用。第二,他用不起。这套乐器至少重十多吨,对于现在来说,这个数量不算大,但是根据当时社会的冶炼条件,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再有一个,这些编钟有一个特点,每一个钟有两个音高,就像我敲一个茶杯,无论在哪个地方敲它的发出的声音都一样的,但是在我们中国编钟上面呈现出“异双状”,在正面敲,叫“正谷音”;在反面敲,叫“反谷音”,这两个音正好相差三度。你们想过在同一个曲面上面能够敲出两个音高吗?这种技术十分高超,以至于我们现在想复原都复原不了,在这种高超的制作技术下,这样的东西不可能用于普通老百姓的娱乐,只能用于帝王或者贵族的祭祀。

到周朝,形成了中国重要的礼乐制度。我们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孔子非常推崇西周的,他提到了里面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术。在周代,周公制礼作乐,礼分成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大夫、士。在周代,“礼不下庶民”,普通老百姓没有享受礼的待遇,只有士以上才可以享受。

最早中国的礼和乐是捆绑在一块的,有乐的地方一定会有礼,但有礼的地方不一定会有乐。礼和乐,从我们专业的角度来看,叫“相须为用”。什么叫相须?也就是“你靠着我,我靠着你”,并列出现。在天子阶层,叫做“八佾”。“佾”表示横排和竖排的人数是同一个数目。“八佾”表示横八个、竖八个。那么他的乐队就是六十四人。到了诸侯阶层,只能用“六佾”,他的乐队就是三十六人。再到大夫阶层,只能用“四佾”,乐队总共十六人。最后的士阶层,只能用“二佾”他的乐队只能四个人。由此看出,礼乐等级是呈现几何关系的,而只有在天子和诸侯阶层,才可以使用“编钟”。在天子阶层是“四面乐”,就是说天子乐队可以用四面,诸侯只能用“三面乐”,大夫只能用“两面乐”,士阶层就只能“单面乐”。所以大家刚刚看到“曾侯乙墓”出土的这个编钟,它只有三面。

喜欢考古的同学可以注意一下,如果挖掘出土了编钟和编磬这两样乐器,就说明这个墓的等级非常高,至少是“侯”以上的阶层。2015-2016年,考古江西汉墓的时候,出土了一套编钟和大量的金马蹄,这就足以证明他是一个诸侯王墓。

从这个现象上来看,说明中国古代的乐器和礼仪是结合在一起的,礼仪成了那个时期用乐的唯一依据。那普通老百姓有没有音乐呢?他们也是有的,我们俗称为民间音乐,主要是以民歌为主。诗经中的“风”指的就是北方民歌,这个是真正地在老百姓当中传唱的。

而到了春秋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情况。大量的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假如我是一个王,礼乐等级很高,吃饭时有吃饭的音乐,走路时有走路的音乐,每天的音乐都是模式化的。但天天听这个音乐,总会出现枯燥感,这时候民间音乐进入,我会感到新鲜感,一阵清风吹过,因为民间音乐没有那么多束缚。那个时候的民歌是不是主要用来娱乐呢?不全是,当时的民歌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传播社会新闻,过去信息闭塞,老百姓只能知道自己一公里以内的事情,再远就不知道了。而民歌可以通过传唱的方式把社会的黑暗唱出来,所以周王采风就是为了了解社会民情。

再到秦汉魏晋时期,音乐和礼仪的结合更加紧密,但是汉代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民间音乐开始繁荣。就比如最早出现的《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什么意思?一个人主唱,其他人伴唱,慢慢地发展成为相和歌,北方的相和歌传到南方江浙一带又结合形成了“轻声乐”。

所以我们中国的音乐从形态上来看的话,先秦时期把音乐称为“钟磬乐”,以编钟、编磬乐器为主,用于宫廷、帝王。汉唐时期称为“歌舞乐”,它是以歌、舞为主。宋以后,开始出现说唱音乐。明以后,开始出现戏曲。清以后,又出现了俗曲。

中国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主体形态的音乐。汉到唐之间主要是以歌舞音乐为主,所以鼎盛的唐代出现了“歌舞大曲”。这个“歌舞大曲”有点像我们现在的春节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的“春晚”其实是一种仪式,千万不要以为“春晚”是娱乐大众的,它的符号化特别强,严格来说它是政府搞的一个大型仪式性歌舞,国家花钱办春晚,仅仅是为了让我们哈哈一笑吗?只是淡化了 “礼”的功能。虽然里面有一些作品让我们感觉到是在娱乐,但实际它并不是娱乐。

讲到现在,我才把中国音乐的传统的形态告诉大家。那这和“文化认同”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第一,中国音乐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态。第二,由于不同的语言导致地方的民间音乐非常丰富,不同地方有不同地方的民歌。第三,中国古代没有音乐院校,但是宫廷中有培养乐人的机构,而且在中国古代专门有一个乐籍制度,它指的是就是乐人的户口,但是一般乐人往往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在古代历史剧中,如果有人犯罪犯错,本人会被判发配充军,严重一点死刑,判他的老婆孩子打入乐籍。一个人一旦被打入乐籍,那么对这个人来说是极大的侮辱。而且规定:一旦入籍,子子孙孙都必须是乐人。有点像奴隶制,奴隶身份一代接一代。而且从我们目前的史料来看,这个制度在北魏就出现了,一直延续到清朝乾隆年间,延续非常长久。乾隆取消乐籍的有以一个重要的原因,早期是乐人只为别人演奏音乐,不从事其他方面的服务的。但是到了清代以后,不仅有提供“声”的乐人,还有提供“色”的乐人,从中央到地方,国家养了非常多的乐人,其中不乏官员自娱自乐,乾隆皇帝觉得有伤风化,所以解除乐籍。这样以后,大量乐人就进入到民间,为当地的社会服务,促进民间音乐的发展。

我们都能在书上看到,戏曲是从明代开始。明代有四大声腔,昆山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是最早的四大声腔。到了清代又出现了四大声腔,有一个顺口溜—— “南昆北京,东柳西梆”,“南昆”是指明代传下来的昆曲,“北京”不是指京剧,清乾隆年间才有京剧,这里是指京调或者京戏,跟现在的京剧是两个概念。“东柳”指现在山东一带的“柳子腔”,“西梆”是指现在陕西那一带的“梆子腔”。这些古戏曲里面的大量的女演员原先都是乐籍中人,乾隆皇帝把她们的乐籍取消后,她们获得自由的同时还规定女性不能演戏,所以中国戏曲早期出现了“男唱女声”的现象,所以就出现了梅兰芳、程砚秋这样的四大名旦。

中国戏曲中“男唱女声”,不是像有的老师讲的,古代社会女人不能出门,女人出去很危险,要保护女孩子,所以都让男人唱女人。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中国隋唐时期女性比现在还开放,那个时期留下的壁画,女人穿的比现在还少。

通过这些现象,不难发现:在很多我们看到的现在习以为常的音乐表演形式,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它都是有功能意义的,都是为礼制服务的。

如果有机会爬泰山,你会发现有一座庙,庙的对面还有一个戏台子。每逢一些重要的节日,寺庙对面的戏台子上,一定会有戏班子来唱戏,虽然下面会有很多老百姓去听,但它实际上是唱给神听的。在传统社会当中,不管音乐也好,戏剧、戏曲也好,它都有一个功能——传递信息。在中国古代,普通人是没有机会上学读书的,但是他们也都知道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为什么?因为戏曲,戏曲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老百姓就是通过这些来获得的,这种方式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那么看戏也好,民歌演唱也好,当中就有一部分是反映当时社会现状的。比方说“新闻调”,唱社会上的好事、坏事,或者整天忙于劳作,统治阶级不断压迫、剥削,把这些都唱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来宣泄自己!所以你会发现在传统社会中,我们的音乐有一部分是用来娱乐、欣赏,但是更多的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那么现在就回到我的主题了——什么叫“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指的是一个社会、一个部落形成的一个集体的意识,大家认同的一种价值观。那么在这种系统下面,个人意识需要服从集体意识,个体意识不能超越集体意识。比方说你是徐州人,徐州人有什么样的特点?第一个特点,说徐州话,这也是最大的特点。第二个,徐州人在饮食上喜欢吃辣。第三个,徐州人民风彪悍,打起架来直接用酒瓶子砸。最起码有了几个这样的典型特征才能呈现出你是个徐州人。

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区域都会形成一种语言特色,一种方言特色,一种区域的文化特色。这些东西在我们的音乐中都能呈现出来,可能大家对中国传统音乐不是很了解,认为这只是用来听的,实际上音乐承载的东西太多了,通过这样的讲解,大家可能理解地迷迷糊糊。所以我们来听一首《茉莉花》,边听边讲边感受。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让我来将你摘下

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让我来将你摘下

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是我们中国人最具传统的一首艺术作品,它来自于明清俗曲中的扬州清曲,我们听的这个版本其实是一曲苏州评弹,但大家为什么听这个音乐胡感到特别亲切,或者说你们就会觉得它是中国的东西?第一,它具有中国的语言特点。第二,它具有音腔性,中国的音乐以单旋律为主,而西方就没有这些东西。

听!现在又加上现代元素了,这就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但是即使如此,大家还是能够感觉出它是传统的东西。再听!现在到主题了,它没有先前的音腔性,是现代通俗的唱法。

接下来,我们听另一首不同唱法的《茉莉花》,现在歌唱的方式是近代民族唱法,它使用了扬州方言。这样的歌曲最起码在听觉上让我们感觉出它是中国的,但是有一点怪怪的,怪在什么地方?怪在它的伴奏上,它的音乐伴奏完全是一种西方的管弦乐队的伴奏,所以当音乐播放出来的时候,你觉得这是传统的东西,但又不是传统的东西,一种说不清的感觉。

实际上,我们中国很多的传统乐曲已经这样了,你知道它跟我不一样,那么这种“不一样”,你说不清,道不明,但这就是文化源,是你对这个族群长期以来通过声音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文化源。

对于书法,通过汉字表达认同感,你一看便知这是楷书、行书、草书等等。那音乐是怎么认同的?它是通过声音来告诉你,我是一个中国人。大家听音乐的时候,就会发现这里面有中国的元素。我再来给大家听一首我们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

牡丹花儿开,芙蓉花儿开

玉兰花儿开,玫瑰花儿开

叫呀,我这么里呀来

我啊,就的个来嘹

拔根的芦柴花花,清香那个玫瑰

玉兰花儿开,蝴蝶~那个恋花

牵姐,那个看呀

鸳鸯,那个戏水要郎猜

小小的郎儿来,月下芙蓉

牡丹花儿开了

玫瑰花儿开,就是我给你的爱

我的爱不会败

请你不要猜

还记得吗,我们相见的时间

我走在五亭桥上

一个人是那样寂寞,气氛有点感伤

就在此刻,传来美妙情歌

远处隐隐约约看到我的希望

船桨拨开月光我看见你的模样

水面清晰映着,你美丽的脸庞 耶

叫呀,我这么里呀来

我啊,就的个来嘹

拔根的芦柴花花,清香那个玫瑰

玉兰花儿开,蝴蝶那个恋花

牵姐,那个看呀

鸳鸯,那个戏水要郎猜

小小的郎儿来,月下芙蓉

牡丹花儿开了

这个人的演唱已经很具有民族特色了,具有音腔性。你会发现所有的音乐在转圈似的,这就是我们江苏的风格。江苏是以平原为主,到处都是河网交错,所以它的旋律相对来说比较激进,什么叫“激进”?就是“哆来咪发唆拉稀”音之间挨得比较近,“多所、多拉、多稀”这种跳进音较多或者摆放音较多,而江南一带的民歌就是小弯特别多。

所以这都是有关系的,我们刚刚在听这个歌曲时候,会发现这个唱得还是比较好的,保留了民族特点。但是它的演唱中已经加入了西方的发声方法,我们把再继续听一下。

“鸳鸯那个戏水要郎猜” (音乐响起,教授哼着),这里面就有很典型的音腔,我们会看到乐谱上面写的是一个直的音符,而这首歌唱这个字时,明显带着弯,这就是西方唱法。但是它整体表现出来是是民族化的东西,所以我们听起来没有烦躁的感觉,即使有,但也不强烈。

然后再听另一个版本的,相对来说更具民族特色。“蝴蝶那个恋花”“牵姐那个看呀” (音乐再次响起,教授哼着),这种民间唱法并没有那么多细节分化,听着更酥脆一点。大家闭上眼,用心感受一下,是不是更舒服?

所以你会发现当歌唱声音呈现的方式越接近你的认同的那个核心区域的时候,你对它的亲切感会越强。那么现在我们知道,这个“认同”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是一个民族、一个群体长期以来共同认同或者接受的一种价值判断。而这在我们音乐上呈现出的就是一种共同的审美判断或者审美价值观。所以你会发现,同样一首歌曲,不同风格的演唱,不同的呈现方式,对于我们对其产生的认同感也是不同的。

其实,音乐告诉我们的不仅是情感,更多的是文化。是你们整天挂在嘴边,但同时又浸透在心里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你们的方言,是你们的饮食方式,是你们的生活习惯,这些在我们中国音乐中都有呈现。

随着现在全球化的发展,大量的外来音乐不断涌入。在这个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去了解、认识外来的音乐,更要传承、尊重我们自己的传统音乐,这是我们在座每一个人的责任。

一旦我们对自己的民族音乐缺乏认同,当你再听到这个东西的时候,你会毫无感受。当你觉得这与我无关的时候,你已经跳出了这个群体的价值观。当你对它产生了一种排异或者不认同的时候,你已经无形当中把自己从这个民族文化中剥离出了。

如果真的这样地发展下去,这个族群将会解体!所以说,除了接受我们所谓的政治思想教育,同学们更要注意: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文化!

通过前面大量的铺垫,希望大家真正理解今天的主题——“中国音乐与文化认同”。我就分享这么多,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鼓掌)

主持人:非常感谢王志军教授的独到讲解。其实今天想参加我们“咖啡时光•教授有约”的同学有很多,但由于场地和时间的限制,我们只好选取各学院的学生代表,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在座的同学们,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老师提问。

同学:教授您好,您从整体上讲解了中国音乐文化,我想从一个“点”上了解中国音乐文化,比如徐州的音乐文化?

王教授:大家都知道,先秦时期,徐州叫做“彭城”。彭城属于楚汉文化区域,当年西楚霸王项羽就定都于此,汉高祖刘邦也生活在此,所以徐州的核心传统文化是汉文化。

在古代,徐州是运河上的一个核心文化城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运河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廊道,运河不仅是运输的大动脉,同时还是文化的一个走廊。因为大量的艺人通过运河北上南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的南北文化都在徐州交汇融合,所以它同时兼容了两个区域不同的音乐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但是它仍旧有它的核心,以楚汉文化为主。既有很多传统的东西,也有大量外来的东西。比如梆子戏和柳琴戏。

徐州的梆子戏和其他地方的梆子戏都不一样,既有南方的婉约,又有北方的豪放。早年吸收了很多南方昆曲的表演艺术和表演形式,形成徐州梆子戏的婉约特色,同时又继承了西北的梆子戏的豪爽,喊得淋漓畅快。

柳琴戏也是外来的,原名“肘鼓子”,“肘鼓子”进入徐州,就和徐州的地域文化相融合,所以说徐州的包容性非常强。当我们对徐州的地域文化进行研究的时候,

徐州独特的地域特色造就了它别样的音乐特色,我们要想了解徐州地域音乐文化,必须深入到音乐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要抓它的筋。什么是“筋”?“筋”就是徐州文化中包含的汉文化和楚文化。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还有问题的同学可以在结束之后和老师私下交流,非常感谢王志军教授细心、耐心的回答,想必大家一定都有所收获,这一期以“中国音乐与文化认同”为主题的“咖啡时光·教授有约”活动到这里就接近尾声了,希望在座的同学有一颗通透的爱国之心,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爱自己的音乐文化吧!

最后,再次感谢王志军教授的到来,也感谢大家的参与,请大家合影留念。